引言
大量文献提及:热沥青混合料装卸过程对成品料质量产生影响。运输车装料时可能产生离析问题,若运输车在拌合站下装料,往往粗骨料滚向料堆四周,细集料留在中间,产生离析。较好的卸料方式为运输车移动装料,采用前、后、中装料,能减少材料离析现象。
前、后、中装料的原理与具体操作手法是本文讨论的内容。
原理
沙庆林院士著《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系列的设计与施工》中第236页提及:由贮料仓向运料车装混合料时,要尽量缩短贮料仓出料口到车厢板的距离,要分别在车厢的不同位置分次卸料。如先在车厢的后部装一部分料,再在车厢的前部装一部分料,然后再在车厢中部装一部分料。这样可减轻装料过程中集料的离析现象。
其原理为:第二次(后部)装混合料时,由于受到第一次(前部)装混合料产生的料堆边界的制约,减少了粗集料的滚动距离,从而减少了离析。第三次(中部)装混合料时,由于第一(前部)、二次(后部)装混合料产生的料堆边界的制约,大大减少了粗集料的滚动距离,从而减少了离析。
如果采用前、中、后的装混合料方法,中部装料与前部装料一样存在一条不受约束的自由边,导致粗骨料滚动距离增大,从而产生离析。
操作
根据《热拌沥青混合料铺面手册》(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,美国联邦航空局编著;张起森等译,人民交通出版社,2008.04)第98页提及:通过分批卸料到卡车的不同部位来使离析问题有效地达到最小化。如果使用双轴或三轴卸货车,被搬运的混合料的总重量有将近40%将施加在货车板前半部分的中间。卡车前驶,以使接下来的40%加在板后半部分的中间,靠近尾门。接下来,拖运车将往后移,使剩下的20%的混合料落在板的中部,在前后两堆的中间。
根据手册要求:运输车三次装料重量不同,第一次(前部中间)40%运重,第二次(后部中间)40%运重,第三次(中部)20%运重。